专注电炉铸造10年
全国咨询热线:15028752820

快讯:国际镁协第82届世界镁业大会开幕!

发布时间: 2025-08-08 08:27:40 作者: 火狐体育官网首页

  篇专题报告,涉及镁的供需、原镁及镁合金生产、先进镁合金加工技术、镁业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镁合金应用等。

  国际镁协会(IMA)主席Hartmut Fischer(穆特·费舍尔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哈特穆特先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整个行业的重大发展——从一直在变化的供应链和一直增长的市场需求,到镁在汽车、航空航天和消费领域的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继续应对与成本压力、贸易动态和全球市场供应相关的持续挑战。”

  哈特穆特表示:“今天的大会议程内容丰富,充满洞见。我们第一步将聆听Alan Clark先生的主题演讲,他将为我们全面介绍全球原生镁的供需前景——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开端,有助于我们把握当前的市场动态。本次会议将为我们探索行业面临的一直在变化的挑战和机遇奠定基础,从供应链的转变到新兴市场趋势。在今天一整天的时间里,您将听到来自正在塑造镁业未来的专家的声音。亮点包括镁可持续发展更新,内容涉及全球镁行业脱碳的战略路线图,和来自各个地区的观点——从对北美汽车行业的洞察,到关于中国和日本镁行业最新进展的通报。我们还将深入探讨镁在汽车方面的应用,演讲者将讨论镁合金在汽车碰撞应用和大型合金铸件方面的突破。在我们的技术会议中,将研究工艺技术的尖端进展,包括触变注射成型技术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创新。”

  哈特穆特先生鼓励与会人士各位把握大会提供的机会——在会议期间和休息时间认真倾听、提问并与同事交流。如果有兴趣更多地参与IMA的工作——通过委员会、工作组或未来的活动,请花一点时间向IMA工作人员或理事会成员介绍您自己。IMA欢迎您的投入和参与。哈特穆特先生感谢大家对IMA和镁行业的承诺,期待在本次会议期间的对话、信息交流能促进全球镁产业界的合作。

  开幕式后,澳大利亚CM咨询集团Alan Clark先生做了题为《2024年全球原镁供应及消费情况及其展望》的报告。Alan先生介绍,2024年全球原镁需求量为102.2万吨(+1.8%),其中,中国为需求量46.6万吨(+3.1%),世界别的地方为55.6万吨(+0.7%)。全球原镁供应量为105.7万吨(+11.0%),其中,中国原镁产量增长12.4%,达到94.9万吨,世界别的地方保持稳定在10.9万吨。中国继续在全球原镁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量占全球的比例在2024年创下90%的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由于全球镁产量增幅大于消费增幅,导致市场出现3.5万吨左右的过剩量。

  根据CM的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平均现金成本为2,182美元/吨(-11.8%),中国为2,034美元/吨(-23.7%),世界别的地方生产商为3,558美元/吨(-6.8%)。Alan先生对比了镁与其他金属的价格变化后表示,由于供应增加和需求疲软,2024年的镁价格弱于其他金属,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镁价格低于铝价格,但下游用户仍然对镁持谨慎态度,因为担心价格稳定性。

  Alan先生通报,2024年中国之外别的地方的新的原镁项目进展缓慢。他列举了多个在研、拟建和在建的原镁项目。包括欧洲的4个、美国2个、加拿大1个、澳大利亚2个、马来西亚1个项目、印度1个、阿曼1个。这些项目都面临着监管缺失和来自中国低价格镁竞争的挑战。他透露,美国唯一的镁冶炼厂美国镁业已经停产两年,由于持续的生产问题,恢复时间仍然不确定。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全球镁市场仍然依赖中国的生产与供应。

  尚镁网创始人董春明先生和上海有色网SMM王彦臣博士应邀联合发表了题为《中国镁工业与镁市场新进展》的专题报告,王彦臣博士在现场发表了演讲。2024年中国原镁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17.2%,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原镁供应极大改善。中国镁产量占全球的比例91%。与中国其他基本金属和能源金属不同,中国镁在全球具有绝对的生产和供应优势。中国之外的原镁产量继续下降,筹划中的新项目几乎无实质进展。

  2024中国原镁消费量约45.5万吨,同比增长8.3%。虽然海绵钛厂采购量会降低,但是其他领域的镁消费回升了10.1%。过去10年国内镁消费量实现了倍增,年均增幅4.1%,消费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国内镁消费增长是拉动原镁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因。2024年,中国生产的镁有48%用于出口,48%用于国内消费,而2005年只有25%。2024年,中国镁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4%,而2005年比例是20%。

  由于镁价格回落,和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明显地增长,2024年中国镁合金用量有所回升,用量约为16.3万吨,增长了18.1%。但总用量仍然很低,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如果考虑回收镁,镁合金的国内需求量约为32万吨。2014-2024中国镁合金消费量增长了96.4%,年均增幅7%,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增幅。2025年,多种积极因素集聚,中国镁合金应用将开始新一轮的显著增长。

  关于市场人士关注的镁价格波动问题,尚镁网/SMM报告通过对多种金属价格历史价格趋势分析,认为有必要为镁和镁业“正名”。对过去10年镁铝价格趋势做回顾,发现除了2021年9月到2022年4月的8个月,其他时期镁价和铝价基本没太大的背离,部分时间段镁价还低于铝价。所谓镁价不稳定的认知,有所被放大并导致一些错觉。特别是,镁不是期货品种,没有涨停板的规则限制,短时间会大涨大跌,增加市场恐慌。并且,那8个月镁价格突发上涨的原因是大环境下局部地区的事件叠加大的环境,也并非镁行业特例和常态现象,其他能源金属/关键金属/基础原材料也是大起大落。此外,引爆涨价因素的也并非镁行业自身所能决定,更非镁冶炼企业所能控制。过去10年,全球镁合金的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增幅,尤其在中国汽车领域的应用增量更是不大。其原因,不应该都归因于镁价过高或比价不合理,这不免有些片面。目前,中国原镁的生产布局已经并还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大项目正在筹备,多元布局慢慢的变成了趋势。同时,大型一体化镁企业的进入和创新的镁定价模式、贸易模式更有助于消除下游对镁市场波动的顾虑。

  自2023年11月以来,中国原镁产能开始恢复,但需求没有同步增长,导致2024以来全年镁价格持续下降,从2024年3月起,镁价低于铝价,镁铝价格趋势完全相反,价差开始慢慢地拉大,镁铝比值持续下降。目前镁价回落,甚至已经低于平均成本线,价格超跌,价格与价值背离稍多,导致镁厂运营亏损,减产、停产已开始增加。相信市场会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但另一面,镁的性价比再度凸显,有利于镁的应用。今年4月由尚镁网/SMM主办的“2025镁产业链与镁市场论坛”吸引了1000多位产业链人士与会,这中间还包括40多家整车企业,这些车企约占中国汽车总产量的85%,新能源汽车产量的90%以上,一个侧面反映出下游用户和品牌商对镁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会议期间达成的很多合作项目也预示着镁市场将加快启动上量。

  关于国际镁产业链人士比较关注的镁碳排放问题,尚镁网/SMM报告认为,这在中国原镁工业也已得到重视,相关减排计划和行动开始实施。特别是,全球镁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宝武镁业近期发布降碳目标和“双碳”行动技术路线年,粗镁碳排下降到13吨CO2/吨镁,镁产品碳排下降到3吨/吨产品。到2050年,镁产品碳排下降到0.5吨/吨产品。宝武镁业为镁行业树立了标杆。与此同时,别的地方的领先镁冶炼企业也根据政府和供应链的要求制定了减排目标,新的低碳冶炼工艺都在加快工业试验中,能源利用转换和低碳原料采购,低碳运输、镁工艺流程去SF6等并降碳举措都在推进和实施中。

  /SMM通过市场数据分析,尽管由于突发事件,导致2021-2022年全球镁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的紧张,但并非严重短缺。镁供应链的危机和威胁显然被夸大了,2023-2024年市场还出现了过剩。加入WTO后的24年间,中国共生产了1590万吨镁,占全球供应量的82%。中国镁满足了全球的基本需求,这是中国镁行业对全球镁产业链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和现实贡献。尚镁网/SMM报告通过对中国金属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做多元化的分析认为,金属镁是中国资源状况最好,完全自给并且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金属矿产品。但是中国多数金属的矿产资源仍然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金属和矿产产品的全球贸易至关重要,并且是合理和高效的产业链模式。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对世界和中国都是有利的。产业界人士对此都已经有共识。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产业链参与者不必对供应链脱钩或产业链中断有过度担忧和过度反应,应该对全球化仍然保有信心。

  /SMM的报告还向与会者介绍了近一年来中国镁研发和应用方面的主要进展,列举了15个重要的案例,展现了中国镁产学研方面的积极成果。

  /SMM在报告总结中表示,中国镁的生产和供应正在趋于稳定。从2024年开始,原镁产能还将逐步增加,在产能上可以足够满足未来5年全球产业链的需求。国外和国内客户都应该对镁的供应保持信心,继续开发镁的新应用。镁的性价比进一步凸显,镁合金扩大应用进入新的机遇期,在部分市场迎来规模化的应用期。镁合金的应用研发加快,投入加大,也酝酿着未来新的市场。一些积极的因素正在汇聚,将会促进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镁行业在不远的将来为市场提供低成本、低碳、绿色的镁材料和镁产品。报告建议加强全球合作,建立全球镁可持续性标准和认证体系,支持和鼓励镁行业向高质量和可持续转型。

  IMA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Mohamad Abdallah和Martin Tauber先生介绍了“全球镁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及脱碳战略路线图的进展”;镁瑞丁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Jon Weiler介绍了“北美汽车工业镁的现状、挑战与展望”;日本镁协Kaz Yamazaki介绍了“日本镁工业现状及应用进展”;来自印度的Revanth Katta介绍了印度镁市场现状。

  “镁合金大型汽车铸件的最新进展”;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车辆概念研究所Elmar Beeh介绍了“镁在与碰撞相关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谷立东博士介绍了“大型镁合金注射成型技术及汽车应用铸件开发”。在“镁合金加工技术”专题,TPI Technology公司介绍了“传统冷室压铸机上的注射成型技术”;伊之密德国公司介绍了“注射成型工艺能耗测量与镁部件碳足迹计算”。

  月13日,会议还将继续。国际镁协将颁发国际镁协多个年度奖项,据悉有多个奖项将被中国公司和研究机构摘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